“乌苏里江来长又长,蓝蓝的江水起波浪,赫哲人撒开千张网,船儿满江鱼满舱……”
传唱半个多世纪的《乌苏里船歌》,形象描绘了赫哲族的劳动生活场景。
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,世居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流域,因地处祖国东方,被称为“守望太阳的民族”。
从全族仅存余人到如今的多人,从原始渔猎到安居乐业,赫哲族在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民族都不能少”的征程中,唱响着新时代的“乌苏里船歌”。
经历沧桑巨变,踏上全面小康路
滔滔黑龙江水,见证着赫哲族的千年沧桑巨变。
新中国成立前,赫哲族仅存余人。
苦难的日子,让82岁的赫哲族老人何桂香记忆犹新:“以前在山上住地窨子,靠打猎捕鱼为生。在船上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,夏天被蚊虫咬得浑身包,秋天冻得手生疼。”
新中国成立后,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,赫哲族人口逐步恢复。
年,第一个赫哲族民族村八岔村(互助组)成立。年,第一个赫哲族民族乡八岔赫哲族乡成立。
如今,赫哲族聚居地已经形成“三乡五村”格局——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、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四排村、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赫哲村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,总人口超过人。
打鱼,是赫哲族沿袭几千年的谋生手段。但由于过度捕捞,捕鱼量下降,赫哲族生活难以为继。
“国家拨给拖拉机,派来技术员,兴修水利,帮我们‘洗脚上岸’。”年,八岔村尤洪军率先开荒种地,从渔民变为农民。
转型是艰辛的。开荒地位于江心岛,冬天,跑冰面运农机;春天,驾小船送农资。
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岛在汗水的浇灌下变为良田。如今,尤洪军成立了农业合作社,种植大豆、玉米等多亩,全年收入多万元。
赫哲族常说,江里有金又有银,就看你手勤不勤。勤劳的赫哲族追逐着致富梦。
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村民赵俊经历多次失败,改良了赫哲族传统烤鱼工艺,在街津口景区打出品牌。
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说,致富奔小康已经成为赫哲族人共同的目标,通过苦干实干,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.3万元。
如今的八岔村,一栋栋白墙蓝瓦的新居透着田园风情,旅游已经成为重要支柱产业。白天,赏江景、捕江鱼、滩地野炊;傍晚,伴晚霞、点篝火、随欢快的乐曲一同载歌载舞。
同江市委书记、市长王金说,从渔猎到农耕,再到发展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,赫哲族正在全面小康路上跨步前进。
激活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
“在街津口赫哲族乡,有勤劳勇敢的赫哲人。而我站在高高的街津山上,向着东方,迎着太阳,高唱伊玛堪……”
伊玛堪是赫哲族古老的说唱艺术,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、没有文字,伊玛堪一度面临传承危机。年,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“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。
赫哲族的全面小康,怎能少了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?
“守护民族之音,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。”作为伊玛堪国家级传承人,吴宝臣视其为珍宝。
在八岔赫哲族乡伊玛堪传习所,传承人吴桂凤教唱赫哲族民歌,上至耄耋,下至垂髫,学员们热情高涨。
在吴宝臣家中,手机云台、三脚支架是他购置的网课传播新工具,他还时常约三五好友一起,为创作新时代伊玛堪采风。
赫哲族传统技艺也逐步走进中小学校园,从教37年的赫哲族教师宫福云说,传承从娃娃抓起,为古老文化注入新活力。
尤忠美是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,她制作的赫哲族传统鱼皮衣远销国内外,跟随她学习的学生已达40多人。
一张张柔软的鱼皮平整拼接,以细密的针脚绣上典雅的纹样……无论在哪里展出,鱼皮衣总会引起众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