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木斯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没有刘居英,抗美援朝结局或改写他向总理 [复制链接]

1#
最好的白癜风医院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lx/191014/7534559.html

“在朝鲜战场上,他是我们 高级将领中的一位英雄!”

年春,在哈军大一次干部会议上,校长陈赓大将热情洋溢地向大家介绍刘居英。

刘居英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“无名英雄”,在抗美援朝大量文章、视频中,我们很少听到他的名字,然而他的贡献却大得惊人,如果没有他,抗美援朝战局或将改写。

(一)

“损失惨重”

入朝作战之后,遭遇最大的困难不是低劣的武器,也不是多数人认知中的 没有粮食吃,而是后方“充足”的粮弹难以送到前线。

雪中射击

时任 *治部主任杜平写的《在 总部》一书中写道,供应给 的粮食,非常“富裕”,鸭绿江边鸡鸭羊群成群结队,猪肉垛的像一排排小山……

其实这不难理解,即便当时新中国再落后,国家体量在哪摆着呢,再加上我*强大的号召力、组织力,以及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勤俭和保家卫国的情感,所以提供给 的“粮草”从未断绝过,也从来都不只是冻土豆和炒面……

年2月21日,彭老总曾在朝鲜战场极为困难之际秘密回国,并且当着众多高层的面拍案大怒,有学者称为“大闹紫禁城”。

彭老总在朝鲜前线

彭总之所以大发脾气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他在回国经过一处东北后勤物资转运站时,看到了肉类、棉服“堆积成山”,甚至有肉类都放馊了的景象,甚至还看到有工作人员吃腻后,就把碗里的肥肉倒到泔水桶里的一面……相反,前线的 战士,则普遍存在着“三怕”,第一“怕”就是没有东西吃,以至于战士们疲惫无力地编了几个顺口溜:

“不想家也不想老婆,只想吃个白馍馍”、“影戏歌舞不想看,只想吃顿白米饭”。

事实上,官方战史《抗美援朝战争史》曾给出数据:抗美援朝前3次战役,粮食供应只能满足 最低需求的25%~30%,而第四次第五次战役,也只是满足到50%。

所以 根本不是缺“粮草”,而是难以把“粮草”送到前线。

打仗就是打后勤,古往今来这都是铁律,如果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,即便 战略战术再碾压美帝,也难以把战争打下去,甚至会以失败告终!

粮食存储基地

如同历史一贯的走向,每逢国家和民族遭遇困境甚至绝境时,总有英雄挺身而出!

(二)

“惹怒林总,却大受表扬”

刘居英,年出生,家境贫寒,但是其父母对于教育极为重视,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,然而由于东北沦陷,时局动荡,家里生计朝不保夕,刘居英无法继续上学。

不过此时他的革命意识已经萌芽,由于哥哥参与革命活动,被关东军通缉后逃离长春,刘居英便被日本人抓过来暴打一顿并且严禁他离开长春,直到我地下*员同他扮作情侣,将其救出。

少帅张学良在东北的抗战表现,虽然不咋地,但是却办了几件人事,其中就有在北平开了两所供东北流亡学子免费“吃住学”的学校。刘居英对知识如饥似渴,最终通过东北大学补习班,于年9月1日考进北京大学化学系。这一年他18岁。

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时,刘居英走在学生队伍的前面,同挥舞着棍棒的军警作斗争;抗战艰苦岁月时,他穿梭于前线与后方,历经各种生死局。

日军

抗战胜利前夕,他先后担任我*山东省*府委员、省*府秘书长、山东省公安局局长等职,成为山东省主要领导之一。

解放战争爆发后,他被派到家乡东北,担任长春市市长,这一年他28岁。

在东北战场前期,我军相当被动,年5月,根据中央指示,我军战略后撤。在这期间,刘居英的一个做法,先是让林彪勃然大怒,随即便转怒为喜。

此时,从四平战场上撤下来的我军都在蚊河、敦化一带山区,面临着严重缺粮的困境,有的部队已断粮。刘居英被临危受命为刚成立的东满军区兵站司令部司令员,负责军粮筹集工作。

为解缺粮危机,刘居英发动大家寻找粮源,但是五常县有粮却没有火车拉运。刘居英听说哈尔滨停着几十列火车,他来不及细想,就从三棵树机务段调出3列火车,连夜开往五常。

军列

事实上这批火车正待命备用,一旦局势危机,东北局和各部队将乘火车撤往佳木斯市。林总听说火车被人“偷”了,而且下面报告还说是“五常的土匪刘司令偷走了三列火车”。

林彪勃然大怒,要彭真前去严査,彭真急派组织部部长林枫去调査。最后才知刘居英不是“胡作非为之举”,而是为了给从四平撤下来的12万大军运救命粮,林彪随即化怒为喜:“这么说刘居英同志还有功呢。”

于是东北局不仅没有处分刘居英,还重重表扬了他,说他办了一件大好事,或许大家觉得刘居英搞铁路有一套。于是当年8月就派他到哈尔滨管理铁路运输,从此刘居英便和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(三)

“当着总理面,眼含热泪”

年6月朝战爆发,10月份 入朝作战。自古以来“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”,刘居英这位“老铁路”自然首当其冲。

在抗美援朝前期(年11月),刘居英并不在朝鲜前线,而是坐镇沈阳,直接指挥军运,确保几十万 的粮食弹药能够及时运送到前线。

在抗美援朝中,铁道部门组建了两支队伍,一是由铁道兵抢修线路;二是由铁路运输职工负责后勤运输。这两支队伍大约5万人。

铁道兵

随着战事的发展,铁路运输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严重,“铁路人”上下都倍感压力。年1月22日~30日, 第一次后勤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,周总理亲自到会。

由于美军飞机不分昼夜轰炸,不仅铁路线路遭受巨大毁坏,而且很多后勤人员都一个个葬身异国他乡,所以大家都认为当下影响作战的最大问题就是后方运输问题。

刘居英作为负责人,压力非常大,也有一肚子的委屈和苦衷。

“总理,我讲五分钟行吗?"刘居英站起来请求道。

刘居英眼含热泪,讲述着铁道兵和各站点工作人员用生命和鲜血保障铁路运输的悲壮,以及当下铁路运输遭遇的重重困难,刘居英越讲越激动,他一口气讲了45分钟,最后痛苦地请求道:我们需要人手、需要材料、需要保卫铁路线的高射炮。

总理听完后,心情很沉重,当即拍板:给铁路运输司令部派3个高炮师。同时会议提出,“要建立一条打不烂,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”!

夜间高射炮部队

(四)

“破格提拔”

年5月,刘居英入朝参战,由于工作突出,8月他开始担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;12月刘居英担任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兼*委,成为直接负责人。

为了加强团结和联络,中朝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里,也有朝鲜人民军参与,朝军中将金黄一担任副司令。

可是这时刘居英却慌了,他对自己年纪轻轻就身兼数职,深感不安,于是他就给彭老总打电话,说自己资历尚浅,恐难担当中朝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一职。

彭老回答道:“你是总理提名的,选你做司令是军委研究后作出的决定。”

军情似火,刘居英只能在高位上顶上去,可不能辜负总理的期望呀。

事实上,在破格任用刘居英时,有不少人都反对,刘居英是不是太年轻了?怕他顶不住。

然而总理却对刘居英信心十足,他在对刘居英的从军经历,尤其是在东北搞铁路运输的成绩了解后,就对刘居英的能力和大局观深信不疑,所以当别人忧心刘居英能否担当起这份重任时,周总理总是说道:“我相信居英同志一定能干好!”

剧照

刘居英没有辜负总理和军委领导的厚望,果断地组织起运输、抢修和高射炮兵三个指挥部。

刘居英在朝鲜的办公室的电话有三条专线:第一条专线直通国内总理办公室;第二条通往东北军区司令高岗办公室;第三条通往铁道部。

事实上,周总理之所以对后勤状况了如指掌,这条专线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
(五)

“奇思妙计,迎战美军”

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,双方阵营便僵持在了 附近。由于正面战场占不上便宜,美军开始拿出空军力量,对中朝后勤系统,大打“绞杀战”,企图斩断中朝军队的粮弹补给线(这一歹毒阴谋,我军高层后来才知道)。

绞杀战十分惨烈,中朝方面的铁路、公路、桥梁等枢纽和交通线,几乎全部中招,要么被摧毁,要么断裂。这期间,敌人还故意点燃森林,不让我方隐藏;还大量派遣特务,搜索我粮弹仓储点,以告知美军飞机。

就是在这种极为惨烈的背景下,后勤官兵们付出了极大的流血牺牲,日夜劳作,只为前线的战士们能够及早得到粮食、弹药和被服。

铁道兵

刘居英司令每天顶着炸弾工作,美军飞机最猖狂的时候毎天会飞来多架B-29轰炸机,每架携带15吨炸弹。刘居英对于美帝的野蛮和疯狂深恶痛疾,他的革命生涯中从未遭遇过如此大的困难,于是破口大骂道:“老子跟你美国*子拚了,看看谁能斗过谁!"

在刘居英的带领下,铁道兵们不仅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,同时也积极开动脑筋,想出一个个奇思妙想来“迎战”美军飞机。

由于桥梁被炸毁后,临时修好的桥梁难以承受上百吨重的火车头,所以战士们就想到一个注意:当一列满载物质的火车过桥时,就把火车头取下来,然后在桥两边,一个火车头在桥前面拉,另一个火车头在火车尾部顶,这样就能安然过桥,这叫“顶牛过江法”;

为了避免白天遭遇美机轰炸,以及及时利用刚刚修好的铁路,提前隐蔽在安全区的几列火车就前后一起出动。为了防止“追尾”,每列火车尾部都有一个后勤兵,专门敲响弹壳或钢轨,给后面的列车报警,以示“保持距离”,这样就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化地运送粮食弹药,这叫“赶羊过路法”;

军列

美军很鸡贼,轰炸桥梁是他们最爱,但是战士们很聪明,在很多桥梁旁边,又修了几座便桥,当作备胎用,美机炸了这座桥,还有那座桥;此外,战士们还发明了“活”桥,白天就把桥拆下(取下Z字梁和钢轨等重要部件),到了晚上就把桥安装上,于是整装待发的列车,就能继续冒着黑烟奔向前线了。

刘居英每天乘吉普车沿线巡视,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,因此经常遭到美军飞机轰炸。在绞杀战最艰苦的阶段,刘居英连续四天都没有合过一次眼,最终由于血压低到30一70,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。周总理闻讯后立即下令,将刘居英送回北京抢救。在整整昏睡了两天两夜后,他才苏醒过来。

(六)

“美军司令认输”

身体康复后,刘居英又返回朝鲜前线,继续同美帝的“绞杀战”作斗争。年4月9日,彭总回国治病,陈赓大将担任 代司令员。陈大将听取的第一个汇报对象就是刘居英。

陈赓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:“听取刘居英报告运输情况。在严重的轰炸封锁下,我军仍保证了供给,这是奇迹!”

陈赓大将

也是从此刘居英给陈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这为他们在哈军大再次“携手”,打下基础。

被美军寄予厚望的的“绞杀战”以失败而告终,也预示着“粮弹”问题得以解决的 将获得最后的胜利。

年5月31日,“绞杀战”策划者和发动者范福利特当着一众记者面说:“虽然我们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中国人的供应,但他们还是用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,他们创造了惊人的奇迹!”

由于刘居英在铁路运输上功勋卓著,为中朝前线军队发挥了巨大作用,金日成除了授子他一枚“一级国旗勋章”,一枚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以外,还多授予他一枚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”,用来表彰他在战胜“绞杀战”中的巨大贡献。

(七)

“掌门人”

年6月, 司令员陈赓大将奉调回国,筹建哈军工(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,我国第一所解放军高级军事工程院校),一年后学院建成,年春,刘居英也奉调回国,工作地点:哈尔滨。

哈军工第一期开学典礼

对于这次任命刘居英感到十分突然,他打仗那么多年、在后勤系统也干了很多年,从来没有在大学干过呀。要说跟大学有关系,那就是自己曾经上过北大,可是无论如何,在高等教育行业,自己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新手。

陈赓对刘居英的到来非常开心,在校领导会议上他介绍道:“这位就是中央给我们派来的副院长,刘居英同志是当年的北京大学学生,是个知识分子,有着光荣的履历。在朝鲜战场上,他是我们 高级将领中的一位英雄。"

陈赓院长的话使刘居英很受鼓舞,同时也意味着重任在肩。

他们卧薪尝胆、奋发图强,为祖国国防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。年3月,陈赓病逝,刘居英悲痛万分,之后他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。

刘居英在哈军工,望着朝气蓬勃的学子,一直都有个心愿,他曾经深情地对自己的学生们讲道:“你们每一期学员中,能出一个钱学森,我这个当院长的就心满意足了!”

晚年

哈军工被誉为中国最为神秘和神奇的军校,校门从来没挂过校牌,却吸引了最高层的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